定植时,定植密度、定植方法、蘸盘药剂的使用等直接影响着苗子的长势。建议菜农一定要严把定植关,确保幼苗快速缓苗,健壮生长。苗子生长在温度、光照和湿度适宜的棚室环境中,不但生长健壮,而且病虫害发生少。因此,苗子定植后,菜农还要加强环境调控,让苗子生长在舒适的环境中。

定植时期
每个品种都有适宜定植的时期,错过适宜时期定植,种植表现就可能差异较大。菜农应根据栽培茬口要求适时定植。
冬春茬宜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定植;
秋冬茬宜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定植;
越冬茬宜在8月中旬至9月上旬定植。
定植密度
确定苗子的定植密度就是要准确把握其定植时株行距的大小,做到合理密植。定植过密,株行间枝叶相互遮挡,病虫害增多。定植密度过小,蔬菜对于光照、土壤、空间等利用率低,整体产量也不高。
栽培茄子时,菜农应根据品种特性、区域气候条件及栽培模式,每667m2定植1600株~2400株。
定植方法
定植时间:
冬春茬定植宜选晴天上午,秋冬茬、越冬茬宜选晴天傍晚。
定植前蘸盘:
定植前用多粘类芽孢杆菌等生物菌液蘸苗盘。
定植深度:
定植时带坨移栽,覆土,苗坨上表面宜与垄(畦)面平齐。
覆盖地膜
冬春茬,先覆盖地膜再定植或定植后1d~2d覆盖地膜;
秋冬茬、越冬茬,定植后15d至低温来临前采用对接法覆盖地膜,覆盖地膜前可中耕1次~2次。
覆膜最好只覆盖种植行,操作行上则铺一层麦秸或稻壳,以防茄子生长后期出现因地膜被踩踏后贴地影响土壤透气性的问题。
覆盖地膜时不要让地膜贴到嫁接口处,以免造成茎基部湿度过大,引发茎基部病害的发生。
地膜选择应遵守下列规定:
a)宜选择全生物降解地膜,质量应符合GB/T 35795的要求;
b)覆盖聚乙烯地膜时,质量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
环境调控
茄子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菜农应结合天气情况,从温度、光照、湿度等多个方面灵活调控,将棚室环境调控在最适宜茄子生长发育的范围内,确保获得更高的种植效益。
温度
根据茄子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结合生长季节适当调整和控制温室气温:
a)缓苗期:白天25℃~30℃,上半夜18℃~20℃,下半夜15℃~16℃;
b)缓苗后至结果前:以锻炼植株为主,白天22℃~28℃,夜间13℃~18℃;
c)结果期:白天25℃~30℃,夜间15℃~18℃。昼夜温差保持在10℃左右。
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深冬季节及阴雨天,可适当降低温度指标。极端低温天气下,温度不满足茄子需求时启动辅助加温设备补温。夏秋高温季节当温室内温度过高时,应启动高压微雾系统和(或)加盖遮阳网降温。根区土壤温度宜控制在15℃~20℃,最低不低于12℃。
光照
采用无色透光性好的棚膜,冬春季节保持膜面清洁。
晴天宜早揭晚盖保温被。
阴雪天仍应揭开保温被见些散射光。
深冬季节,当温室内光照不满足茄子生长时,宜启动补光设备补光。
连阴天过后骤晴宜分次揭被,即第一次先揭开1/3,不出现萎蔫时再揭开1/3,第三次才将保温被全部揭开。
空气湿度
采用膜下滴灌、通风排湿、温度调控、行间地面覆草或盖地布等措施调控温室空气相对湿度,白天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大于75%,夜间不宜大于90%。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