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茄子》 ⑥ 茄子采收后 做好采后...
茄子采收后,要想到达消费者手里,还离不开采收后的初加工、储藏和运输等环节。采后处理及贮藏保鲜对于提高果实商品性、降低采后损失,满足长距离运输等意义重大。因此,采后环节也要严卡标准,才能确保茄子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新鲜直达。
1 采后初加工
采收
果实达商品成熟时根据市场情况确定采收期。
采收时间应符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要求。
采收时果实上宜留2 cm~3 cm长的果柄,剪口要齐。
轻拿轻放,避免碰伤果皮。
预冷
果实采收后宜放置于9℃~12℃,相对湿度90%以上的环境条件下差压预冷,快速散失田间热量,果实中心温度宜降至13℃。
分拣分级
果实预冷后在阴凉环境中,剔除畸形果、破损果、病虫果,并按照茄子产品质量要求及时分级。
包装
包装材料应无毒、清洁、干燥、无污染、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运输到北方,宜采用瓦楞纸箱包装;运输到南方,宜采用泡沫箱包装。
包装箱内宜有衬垫物,应符合GB/T 34344的要求。
装箱时按头对头、尾对尾的方式,逐层码放,其他包装操作应遵守GB/T 33129的规定。
包装标识应符合GB 7718的要求。

2 贮藏和运输
贮藏
包装后标注时间、产地、品种、等级,冷库内贮藏。
库房内货架堆码贮藏,货架宜离地面50 cm左右。
贮存温度宜为10℃~13℃,空气相对湿度宜为85%~90%。
每天定时检测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贮藏期不宜超过7 d。
出库应遵照“先进先出”的原则。
运输
运输工具应根据运输距离选择,应确保全程冷链环境。
运输宜采用冷藏车,装载前车厢温度宜降至10℃。
冷藏车运输时,包装箱与车底板及壁板之间留有合理间隙。
运输过程中,车厢温度宜保持在10℃~13℃。
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 上一篇:两项国家标准通过专家审查
- 下一篇:五项潍坊市地方标准正式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