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召开2023年工作推进会议,传达学习寿光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寿光市政协党组成员,中心党组书记、主任付乐启讲话并安排当前工作,各科室负责人作了表态发言。会议由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寇振彤主持。


会议指出,2022年,在全体人员的“坚守”“坚持”下,中心工作做到了“出彩”,工作中,瞄准“全产业链”这个核心、坚定“优质化”这个引领、把牢“标准化”这个方向,发布了2项行业标准、3项地方标准和26项团体标准,2项农业行业标准获潍坊市深化标准化战略资助,1项关键技术与应用获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优选计划三等奖。1项检测技术及应用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蔬菜感官与营养品质研发中心正式获得自愿性产品认证机构资质。试验示范基地总数达到59家。“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创新与示范”案例入选山东省农业新模式十大集成推广典型案例。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产销对接平台(甄选蔬菜小程序)正式上线运行。成功举办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产销对接平台上线发布暨平台使用培训工作会议、“2022最受消费者喜爱的樱桃番茄”评选活动、第五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全国绿色食品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站(山东)落户中心。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继续开展了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培育工作。
设施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产销对接平台上线、蔬菜品质评价等做法和活动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农民日报、大众日报、潍坊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全年在各类媒体和平台发布188篇报道、刊发194个纸媒专版。中央电视台《端牢中国饭碗》《传感中国》等栏目专门到中心进行了采访拍摄。

2023年,总的基调是抓住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的机遇,充分发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服务带动作用,通过标准引领、产销联动,不断提高蔬菜质量品质,全产业链拓展增值增效空间,让标准化蔬菜产品既要产得出、产得优,也要卖得出、卖得好,以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服务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重点推动十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党旗引领·标准花开”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将“三会一课”制度、纪律作风整顿、学习参观、外出对接交流、“标准大讲堂”等党建活动和业务工作结合,深化“抓、提、引、实”支部工作法,做到抓党建促业务,形成和叫响标准中心党建品牌。二是实现国家标准“零”的突破。确保《农业社会化服务 温室建设服务规范》《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作物集中育秧服务规范》等3项国家标准完成报批,力争发布。三是开展品质蔬菜认证工作。联合食品工程相关高校,筛选一批蔬菜感官初级评价员。构建近红外快速检测数据库,启动番茄产品品质认证工作。四是全面推广“培训-指导-认定-服务”的标准化模式。主动与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对接,新认定6家以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五是提升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完善基地巡检、复核等功能,增强平台运行稳定性,加强对基地标准化动态监管。六是做好产销对接的文章。监管运行好“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试验示范基地产销对接平台”和“甄选蔬菜”小程序,多形式开展产销对接活动。七是探索设立品质蔬菜试验站。全新搭建试验站平台,主要与科研院所、农业龙头企业、涉农机构等单位联合共建,共同承担项目,开展标准研制、标准推广、品质评价等工作。八是组建国际蔬菜标准化产业联盟。抓住列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机遇,加强与潍坊农综区对接,年内完成组建。九是抓好双招双引和办好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第六届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等活动举办结合起来,在项目、人才、平台申报方面全面破题。十是持续抓好干部作风建设。结合“三看三比”作风竞赛的开展,提高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效率,说了就干、干就快干、干就干好,把心思用在抓落实上,把精力用在工作突破上,以高目标引领各项工作攀登“最高峰”。
会议还对当前工作作了安排,确保首季“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