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西葫芦》① 建好棚改好土 促进西...
《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西葫芦》规定了日光温室西葫芦产地环境、日光温室、土壤管理、投入品管理、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初加工、贮藏运输、产品质量要求、秸秆利用和种植服务等全产业链管理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纬32°以北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秋冬茬和越冬茬菜用长筒(长棒)形西葫芦全产业链管理,其它种植茬口、其它类型西葫芦可参照执行。

产地环境
土壤质量
适宜西葫芦生长的土壤应具备以下3个要求:
1.地势平整、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益生物群落丰富多样。
2.土壤有机质含量宜为20 g/kg以上,pH宜为 5.3~8.0,总盐含量不宜大于2 g/kg。
3.土壤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
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灌溉水质
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

日光温室
基本要求
1.采光性能指标应符合NY/T 610的规定,同时应满足冬至正午温室后坡及后墙光照无暗区。
2.晴朗天气条件下,早9:00保温被卷起时温室气温不宜低于12℃;连阴天不应低于8℃。若遇寒流等恶劣天气,夜间温度低于8℃时应适当进行辅助加温。
3.冬季晴天无室内加温条件下,翌日早9:00时温室地下深10 cm土层温度不宜低于12℃。
4.日光温室宜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高压微雾系统以及放风、卷帘、补光和辅助加温设备;依据条件,可安装控温、通风等其它自动化控制系统或物联网系统。
安全性能要求
应符合NY/T 610的规定。
土壤管理
土壤培肥
通过适当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包括但不限于:
a)秸秆还田、增施高C/N比的有机肥等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b)采用轮作、间(套)作豆科植物并原位翻压还田。
土壤消毒
高温闷棚
可在6月至8月高温期,使温室内温度维持在60℃以上,不少于25 d,达到杀灭土壤病菌与害虫的目的。可与秸秆原位翻压还田结合实施。
化学消毒处理
当西葫芦枯萎病和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时,拉秧后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药剂选用应遵守GB/T 8321和NY/T 1276的规定。
生物修复
可选用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批准登记或备案的微生物菌剂撒施或兑水浇灌土壤。可单独使用,也可在完成高温闷棚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配合使用。
土壤深翻
宜每隔3年深翻一次,可在冬春茬或越冬茬收获后进行。
应打破犁底层,深度30 cm~40 cm。

投入品管理
农业投入品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a)基地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应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b)选购具有合格证明的农药、肥料、种苗、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购买后应索取并保存购买凭证或发票。不应购买、使用、贮存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
c)变质和过期的投入品做好标识,隔离禁用,并安全处置;
d)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 38400的要求。不应使用未经发酵的人粪尿、畜禽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或城市污水污泥制成的肥料,做好肥料使用田间档案记录;
e)农药应在西葫芦及其相应病虫害上登记。应遵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间隔期,做好农药使用田间档案记录。
(未完待续)
- 上一篇:不同品种番茄的果实品质及感官评价(二)结果与分析
- 下一篇:2项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