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茄子》① 棚室好土壤沃 茄子生长...
前段时间,我们解读了由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发布的《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 番茄》、《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技术规范 黄瓜》和《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辣椒》的内容,从本期开始,我们对《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茄子》的内容进行解读,给菜农借鉴和参考。
《日光温室全产业链管理通用技术要求 茄子》规定了日光温室茄子产地环境、日光温室、土壤管理、投入品管理、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初加工、贮藏运输、产品质量要求、秸秆利用和种植服务等全产业链管理的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北纬32°以北地区日光温室冬春茬、秋冬茬和越冬茬圆茄、长茄全产业链管理,其它种植茬口、其它类型茄子可参照执行。
大棚的选址、建造、土壤状况及投入品的优劣等直接影响着茄子的生长。因此, 茄子定植前的准备工作也要跟着“标准”走。
产地环境
为取得茄子种植的高效益,在种植前应该充分考虑大棚种植区域的综合条件,将大棚所在地的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等基础因素纳入考虑范围。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是指土壤在一定生态系统内支持生物的生产能力,净化环境能力,促进动植物及人类健康的能力。温室蔬菜一般是多茬次立体高产优质栽培,因此,要求良好的土壤条件,最好是选用物理性状良好、耕层疏松富含腐植质的肥沃土壤。适宜茄子生长的土壤应具备以下3个要求:
1.地势平整、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结构疏松,有益生物群落丰富多样。
2.土壤有机质含量宜为20g/kg以上,pH宜为5.5~8.0,总盐含量不宜大于2g/kg。
3.土壤污染物限量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的规定。
环境空气质量
大棚内的空气质量对于茄子的生长起着重要作用。所选地块的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
灌溉水质
灌溉水质标准,是为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及作物质量下降而规定的对灌溉水质的要求。所选地块的灌溉水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茄子苗
日光温室
基本要求
1.采光性能指标应符合NY/T610《日光温室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同时应满足冬至正午温室后坡及后墙光照无暗区。
2.晴朗天气条件下,早9:00保温被卷起时温室气温不宜低于12℃;连阴天不应低于8℃。若遇寒流等恶劣天气,夜间温度低于8℃时应适当进行辅助加温。
3.冬季晴天无室内加温条件下,翌日早9:00时温室地下深10cm土层温度不宜低于12℃。
4.日光温室宜配备水肥一体化系统、高压微雾系统以及放风、卷帘、补光和辅助加温设备;依据条件,可安装控温、通风等其它自动化控制系统或物联网系统。
安全性能要求
应符合NY/T610《日光温室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的规定。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指通过耕作、栽培、施肥、灌溉等,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技术。土壤管理方式包括轮作换茬、消毒处理、生物修复等,保证土壤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利用,确保蔬菜生长环境的安全。
土壤培肥
通过适当的耕作与栽培措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包括但不限于:
a)秸秆还田、增施高C/N比的有机肥等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b)采用轮作、间(套)作豆科植物并原位翻压还田。
土壤消毒
高温闷棚:可在6月至8月高温期,使温室内温度维持在60℃以上,不少于25天,达到杀灭土壤病菌与害虫的目的。可与秸秆原位翻压还田结合实施。
化学消毒处理:当茄子黄萎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严重发生时,拉秧后可采用化学药剂进行土壤消毒。药剂选用应遵守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和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的规定。
生物修复:可选用蜡质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制剂撒施或兑水浇灌土壤。可单独使用,也可在完成高温闷棚或化学消毒处理后再配合使用。
土壤深翻
宜每隔3年深翻一次,可在冬春茬或越冬茬收获后进行,深度40cm以上。
土壤深翻
投入品管理
农业投入品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a)基地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应实行统一购买,统一供应,统一管理;
b)选购具有合格证明的农药、肥料、种苗、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购买后应索取并保存购买凭证或发票。不应购买、使用、贮存国家禁用的农业投入品;
c)变质和过期的投入品应做好标识,隔离禁用,并安全处置;
d)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应符合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的规定。不应使用未经发酵的人粪尿、畜禽粪便和城市生活垃圾或城市污水污泥制成的肥料,做好肥料使用田间档案记录;
e)农药应在茄子及其相应病虫害上登记。应遵照农药使用说明操作,严格控制用药安全间隔期,做好农药使用的田间档案记录。
(未完待续)